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华映科技10连板大股东趁机套现1.4亿 近9年扣非累亏140亿资产负债率达7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股价异常大涨之后,有股东趁机高位减持。华映科技(000536.SZ)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K线图显示,今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的10个交易日,华映科技上演了10涨停,股价区间涨幅达1.59倍。

华映科技为何会大涨?市场人士认为,公司已成功加入华为供应商体系。此外,今年第三季度,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摩”)新增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陆股通也进行了增仓。

然而,股价大涨之后,华映科技的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简称“电子信息集团”)出手减持了。11月6日、7日,其合计减持1675万股股份,套现1.4亿元左右。

华映科技的经营业绩惨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逾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则亏损逾8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6年以来,华映科技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近9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40亿元。

华映科技财务压力较大,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5%。

股价大涨大股东高位精准套现

华映科技的大股东减持动作受到了市场质疑。

11月7日晚间,华映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原因是,11月5日至7日,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其实,华映科技股票异常波动,不只这一次。

公告显示,10月29日以来,公司已经累计发布了5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K线图显示,10月24日,华映科技的收盘价为3.44元/股,10月25日开始,股价开始涨停模式。到11月7日,10个交易日,公司收了10个涨停板。11月7日的收盘价为8.92元/股。

这个交易日,股价从3.44元/股上涨至8.92元/股,区间涨幅达159.30%。

那么,华映科技的股价为何连续涨停,公司有什么重大利好?10连板,公司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11月7日晚间,华映科技在公告中称,公司就前期披露的信息、近期公共传媒的报道、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等进行核查,并向控股股东电子信息集团核实确认,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包括针对公司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那么,公司股价为何突然大涨?

在市场人士看来,华映科技已加入华为供应商体系,其面板产品获华为等客户认可。

今年以来,每逢华为发布新品,华映科技几乎都能收获资本市场的热情,至今已累计收获22个涨停板。

2023年8月,华为Mate60系列横空出世。当年8月至10月,华映科技股价从1.8元/股左右涨至5.80元/股,区间涨幅超过2倍。

搭上了华为的高速列车,华映科技似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公司控股股东电子信息集团在股价大涨后进行了减持。

11月7日晚间,在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之时,华映科技披露,11月6日、7日,两个交易日,公司控股股东电子信息集团累计减持了167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61%。至于减持原因,公司没有披露,也没有披露具体交易情况。

10连板,减持,电子信息集团堪称是高位精准减持。假设以11月6日收盘价8.11元/股计算,本次减持,电子信息集团套现约1.4亿元。

或许是受大股东大幅减持影响,11月8日华映科技股价大跌9.64%。

前三季度亏逾8亿元

股价大涨后,控股股东高位减持,似乎能说明大股东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实际上,华映科技的经营业绩确实较为惨淡。

公开资料显示,华映科技前身是闽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闽东电机收购了台湾中华映管旗下的四家液晶模组公司的股权,并在2011年更名为华映科技。

在中华映管的支持下,华映科技开始专注于模组、面板等产品的加工业务。2018年,因中华映管、华映百慕大债务危机爆发,中华映管申请重整,对华映科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公司核心业务直接停摆。

2020年,电子信息集团成为华映科技的控股股东,福建省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目前,华映科技主要从事显示面板、显示模组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重要的新型平板显示专业制造商。公司确立了“大面板、小模组”的发展战略,以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为核心,结合现有显示模组业务,形成触控一条龙产品战略布局,为客户提供一整套产业链的产品定制服务。子公司华佳彩IGZO TFT-LCD项目是福建省“增芯强屏”的重点项目之一。

从经营业绩方面看,2014年,华映科技营业收入一度达到70.18亿元,到2023年,营业收入下降至14.55亿元。

净利润方面,2010年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均为正数,期间,最高3.96亿元,最低1.52亿元。

从2018年开始,公司经营急速恶化,持续大额亏损。2018年至2023年,除了2020年的净利润达到6.11亿元外,其余年度均为亏损。而2020年的净利润为正,主要是处置资产获得14.65亿元的投资净收益所致。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62.76%;净利润为-8.48亿元,同比减亏22.59%。

扣非净利润方面,2016年以来,持续亏损,合计亏损金额达140.55亿元。

持续亏损表明,易主之后,华映科技的经营业绩仍未改善。

华映科技还存在财务压力。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08%。期末,公司货币资金7.35亿元,对应的债务为27.72亿元。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1.72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

责编:ZB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白酒真的没人喝了,茅台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吗?茅台镇走访一圈发现,那里的人却并不担心。在仁怀市的酒厂眼中,十年一个周期,此消彼长而已,丝毫不影响各厂的正常开工。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兴华· ··飞天茅台酒,跌破2000了。这次可不是什么百亿[全文]
    2025-06-20 01:5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于2025年6月17日在上海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峰会主论坛,并发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若干重要问题[全文]
    2025-06-20 01:05
  • (2025年6月16日)国家统计局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全文]
    2025-06-17 01:05
  • 来源:财联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据财联社记者获悉,目前,中邮保险资管、国寿资产等[全文]
    2025-05-16 03:06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4月2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万亿,增加约2200亿元,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同比多增超过2000亿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箱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适时推出增量政策邹澜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全文]
    2025-04-29 00:57
  • 有多少资讯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财经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图形化早晚专栏,为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专业人士提供简短、准确、全面的每日概览。每天只需几分钟即可领先市场。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长期说明:本篇内容为早报,如需查看晚报、周末[全文]
    2025-04-28 23:3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年网 qn.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