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美军舰宁到南海挑衅,却不在夏威夷救火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部分地区发生凶猛野火一周后,死亡人数还在上升,美国夏威夷州州长格林15日表示,该州毛伊县因野火遇难人数已升至101人,被美媒称为美国一个世纪以来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受灾地区的惨状给美国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有报道称,当地居民已经“失去了一切”,甚至在火灾中“被迫跳入太平洋”。对预警失效、救灾不力以及驻扎在夏威夷的现役美军不作为等人祸的质疑,则让“愤怒与日俱增”。


毛伊岛拉海纳的野火烧毁建筑和汽车等留下的残骸 图/新华社

这么大的人员伤亡,无论放到哪个国家都是重大灾难,发生在世界最发达国家更显触目惊心。美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诸如山火、飓风等,但美国在面对这些灾害时的拉胯表现令人费解。美国一直以“世界领导者”自诩,号称能对全球各地的安全威胁做出快速反应,它拥有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航母四处耀武扬威,但对美国国内的灾难或公共安全事件,却反应迟钝、应对无力。

夏威夷虽然不在美国本土,却是美国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夏威夷珍珠港还是美国竭力张扬的印太司令部所在地,印太司令部号称“管辖”着世界50%以上的地表面积,但恰恰对司令部所在地的灾祸无动于衷。令当地灾民感到愤怒的是,早期的救灾工作大多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很少看到国民警卫队、联邦应急管理署、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影子。一名美国网民讽刺说,“他们的军舰可以到南海挑衅中国,可以到阿拉斯加盯梢中国,却到不了夏威夷救美国人”。这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美国做决策的权重分级。


夏威夷珍珠港是美军亚太新前沿据点

美国对国内灾难性事故的迟钝、漠视,与其在对外搞“竞争”时对资源调动的狂热形成强烈反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之前有导致1836人丧生的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近的有今年年初装有危险化学品的列车脱轨事故,还有发生在2021年造成98人遇难的佛州塌楼事故,当时的救援之缓慢被称为“考古式救援”。有外国网友表示:“好莱坞电影里的‘美国式救援’并没有出现,美国的救援英雄和美国的高科技都不见了。”这句话似乎放在美国的每一次灾难中都无比贴切,当然也包括眼下的夏威夷山火。

就在夏威夷山火熊熊燃烧的时候,华盛顿在忙些什么呢?它在忙着搞对华的投资限制,在忙着筹备美日韩的戴维营峰会,还宣布了为乌克兰提供的两亿美元新军援,而联邦政府至今公布的对夏威夷山火援助的具体金额仅为每户700美元的一次性付款。那些对山火为数不多的讨论,绝大部分也只是两党互相攻讦的最新由头而已。对这一切,向来重视“监督”的美国媒体似乎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导致每一次同样的事情发生,却没有真正深刻的反思。


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 图/新华社

美国对外行使霸权很积极,对内相关机制很滞后,没有将保护国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切地说,美国把大量资源无意义地耗费在与“假想的外部对手”拼斗,却忽略了国内民众正在遭遇的生命安全威胁。美国在国家安全上的投入重点在军事力量以及与军事相关的科技领域,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减灾救灾等涉及民生福祉和国民安全领域的投入极度不足。

夏威夷的致命野火烧出的不少问题,是属于整个美国的。我们看到,从“9·11”到现在,美国涉及国民安全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然而美国政府针对国内灾难事故应对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明显改善。美国政府宁愿把无害的气球事故炒作为重大的安全威胁,却对眼前造成重大伤亡的惨祸保持“冷静”。下一次灾难来临的时候,美国官方的表现也就不可能会好到哪里去。每一次灾难都是在用无辜的生命来提醒美国,谁才是它真正的敌人和挑战。美国对这种提醒的无视,是对逝去生命最大的亵渎。

延伸阅读

牛弹琴:这是美国现在最头疼的问题 一把火正烧向拜登

这是美国现在最头疼的问题,一把火正烧向拜登

很简单,这关系到大量美国人的生死,背后是无法掩盖的失职渎职,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尼日尔危机,还是对中国的全面绞杀,都无法与这件美国国内大事相比。

什么大事?

夏威夷的大火。

我刚才又看了一下最新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8月16日清晨,这场大火已在夏威夷造成99人死亡(最新消息:据美国夏威夷州州长格林表示,毛伊岛大火死亡人数已升至101人)。而按照此前的报道,还有1000多人失踪。

看视频,夏威夷第二大岛毛伊岛上的历史古城拉海纳,已经是一片废墟,大量被烧焦的汽车,静静地停留在靠海的公路上。听介绍,当时来得及跳海的人,还可能有机会活下去;留在车里的人,无一例外被大火吞噬。


夏威夷群岛第二大岛--毛伊岛野火肆虐,该岛著名旅游城镇拉海纳受损严重

看美联社描述的一个细节,近100死者中,目前只有三四个人的身份得到了确认。当被问及儿童是否在失踪者之列时,夏威夷州长的回答是:“是的,很可悲的是……当看到小的尸体时,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孩子。”

这不仅是夏威夷历史上最惨烈的大火,也是美国100多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火。

原因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颟顸失职。

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第一,为什么警报器没响?

要知道,美国官方此前曾宣称,夏威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全灾害公共警报系统。

按照美国媒体的介绍,这些警报器总计4000多个,覆盖夏威夷很多岛屿,这样的现代化网络,可以警示居民和游客面临的各种威胁。

换句话说,美国设下了天罗地网,有危险但美国人不怕。

哪知道,毛伊岛这场大火,将一切烧出原形,那么多人被活活烧死,警报器居然都没响。

花了那么多钱,吹了那么大牛,原来都是做摆设的?

第二,为什么会出现乌龙?

看《纽约时报》的复盘,大火发生在8月9日,当天凌晨6:37分,应该是一根落地电线引发了山火;3个小时后,政府宣布,火势得到了控制。

当人们放心正常生活时,哪知道形势陡转。当天下午3点半,火势突然失去控制,一些公路被紧急关闭;到下午5:19,大火已经烧到拉海纳街道;5:33,小视频显示,一些人已经跳海求生了……

应该也有足够的逃生时间,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乌龙?

第三,拜登政府的冷漠。

这一把火很快也烧向了拜登。夏威夷这次被烧惨了,但美国人发现,夏威夷人在苦苦挣扎,拜登却照样在潇洒度假,在海边骑自行车。

更让美国人愤怒的是:当被问及夏威夷大火造成的死亡人数正不断上升的问题时,刚在海滩晒完太阳的拜登漠然回应:不予置评。



拜登在海滩 图源:路透社

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到处是对拜登的批评,总统,你怎能这么冷漠?

第四,救灾的混乱和不堪。

我相信,在这样的大灾中,肯定也有邻里相助的感人故事,甚至也有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英雄壮举,这是人性,让人敬佩。

但让美国人尤其是灾民愤怒的是,美国的这次救灾,确实很拉垮:失踪的亲人迟迟找不到,失去家园的人们没地方睡觉,大量想送救灾物资进来的汽车却被堵在路上……

看今天早上的CNN,一篇文章的大标题就是:“在拉海纳的灰烬中,援助和愤怒正在蔓延”,批评官方的反应实在“让人失望”。

BBC则引述正在救灾的年轻人的话,痛批美国政府的官僚主义。

“指挥官太多,战士太少。”25岁的布拉达·杨说。

“每个人都在指挥,但没有人在行动。”另一名男子抱怨,现在还有2000灾民没地方睡觉,“我们仍然有尸体漂浮在水中”。

最后,怎么看?

唉,看这几天夏威夷的视频和图片,火灾过后触目惊心,太震撼了。简单三点吧。


9日下午驾驶直升机穿越毛伊岛的飞行员里奇描述自己从空中看到的场景称,“下面就像是正在经历战火的城市。” 图源:红星新闻

第一,我们还是要敬畏自然,更敬畏水火。

不管多么强大,不管多么光鲜,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还是太过渺小。

还是要敬畏自然啊。祸患常积于忽微,对于小小的火星,更要有足够的重视。更要防止装了各种警报器,但最后警报器一声未响。

这真的是一个世纪笑话。

第二,在危机面前,我们更要有人文关怀。

不管拜登怎么补救,怎么宣布他很快就会去灾区视察,但他那一句“不予置评”,肯定让他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

明年就是美国大选。夏威夷的这场大火,不排除演变成一场美国政坛的大火,拷问着美国的救灾。

当然,也不排除美国人很健忘,那些可怜的被大祸吞噬的人们,就成了历史中的一个数字,被人忘却的数字。

第三,美日韩戴维营会议,肯定失焦了。

这场夏威夷的大祸,让拜登很狼狈,让岸田文雄和尹锡悦也很头疼。很简单,他们硬着头皮的周末美日韩戴维营峰会,肯定会失焦了。

对美国人来说,他们现在最关心的,为什么这么大灾难面前,他们不去救灾,不去关心灾民,还好意思在一个度假胜地开会,商量如何对付中国……

你看吧,韩国记者估计不敢问尹锡悦:为什么你父亲去世还未满三天,你就微笑着去了戴维营?

美国记者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一股脑抛向拜登的问题,肯定不会是戴维营会议,而是你怎么这么冷漠对待夏威夷的大火……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国家统计局12月2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32.6,比2022年提高3.3。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年均提高3.3,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提升,高水平开放迈出新步伐,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增强。从[全文]
    2024-12-25 02:03
  •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23日公布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关村科技园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高新区位列综合评价前50名。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技术合[全文]
    2024-12-24 02:02
  • ►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近几年来,美国频繁炒作污蔑中国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正常合作,渲染所谓中俄北极军事合作威胁。不过,负责北极事务的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近日突然改变口风,抛出了一个“美国不应夸大中俄在北极的军事合作”的观点。据港媒《南华早[全文]
    2024-12-08 02:07
  • 新京报讯(记者吴梦真)近日,北京通州警方查获一起使用无人机“黑飞”(未经登记飞行)违法违规案件。新京报记者了解到,10月29日,通州公安分局文景派出所接群众举报称,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城市大道有人操控无人机低空飞行。通州警方立即开展工作,当场查[全文]
    2024-11-30 02:11
  • 寒潮来袭,御寒神器羽绒服再度登场,但当大家赶紧掏出羽绒服,却发现羽绒服“出事”了。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不法商家以“丝”代“绒”的羽绒制品造假乱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网友们赶紧对标自己的羽绒服发现,很多都昂贵但不符合标准。11月26日[全文]
    2024-11-29 02:06
  •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一周多时间里,其新任期的轮廓已经开始形成。不过目前内阁最重要的位置之一——财政部长的人选仍未敲定。消息人士表示,被称为特朗普“首席猎头”的华尔街大佬霍华德·卢特尼克和对冲基金高管斯科特·贝森特是目前两名[全文]
    2024-11-18 02:0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年网 qn.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