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助力乡村教育,我们在行动

本网讯(通讯员 李雪倩)当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教育,企业界也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社会实践、社会认识、社会经验。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上岸下乡”团队于2024年7月30日前往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的一个小村庄展开 “助农喜丰收”暑期实践活动。

此图为团队成员之一挖花生

7月30日清晨,我们踏上了前往乡间的旅途,那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迎着微凉的晨风,我们前往花生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显得格外宁静。到达花生地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露珠在花生叶上闪烁,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我们没有过多耽搁,拿起工具,便开始工作。

我们抓住花生的茎叶,用尽全力一拔,结果只拔起了茎叶,花生还牢牢地扎在土里。农家人笑着告诉我们,拔花生要抓住根部,轻轻摇晃后再用力拔起。我按照他们的指导,终于成功地拔出了第一株花生,虽然满头大汗,但心里充满成就感。拔了一会儿,我们发现自己的背部开始酸痛,手上也磨出了水泡。原来看似简单的拔花生,竟然这么辛苦。这时,我不禁想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深刻体会到了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的艰辛。中午时分,我们拔完地里的花生后,累得筋疲力尽,但我们看到一堆堆金黄色的花生,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此图为摘花生

下午,我们开始摘花生。把花生从秧上摘下来,看似简单,但重复的动作做久了,也让人腰酸背痛。只见院子里已经堆满了刚拔出来的花生藤,根部缀满了颗颗饱满的花生。农家主人笑着招呼我们,我们各自找了个小板凳,围坐在花生堆旁,开始择花生的工作。一开始,我们有些笨手笨脚,不是把花生连根拔起,就是摘不干净,泥土弄得到处都是。农家主人耐心地教我们:“择花生时要抓住花生的根部,轻轻一拧,这样花生就能完整地摘下来,小尾巴也不会留在上面。”熟能生巧,我们越发熟练。

此图为院子里的花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落下,汗水从额头滑落,但我们都没有停歇。看着院子里的花生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院子里的花生择完了。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那一地金灿灿的花生,心中倍感欣慰。我们又帮助农户收拾了家里,把花生藤运到外面后,我们早已满头大汗。

拔花生的经历虽然短暂,每当我们想起那片金黄的农田,想起那满地的花生,想起那辛勤劳动的身影,我们依然身临其境。经过此次活动,我们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也更加坚定了用所学知识去改变农民们的辛苦现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年网 qn.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