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观人民公园,感人间烟火

本网讯(通讯员 夏林强)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旅游文化的思想,认真落实其城市文化宣传指示要求,促进各地区人民对郑州文化的了解,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校“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郑州各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2024年7月13日,我们团体前往郑州其他地方进行观摩以了解现状。

2024年7月13日我们团队相约在学校南门集合,并在南门共同商量决定乘坐刚刚开通的12号地铁线,再换乘一号线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郑州市人民公园。

我们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郑州人民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北二七路西侧,始建于1951年,1952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公园。目前公园总面积28.36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96公顷,绿地面积19.64公顷,绿地率达83.2%,绿化覆盖率达92.5%。同时也了解到人民公园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园,年接待游客达450万人次。作为郑州市中心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园内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丰富公园文化内涵、营造和谐社区氛围的作用,自发组成的群众艺术团体达20余个。

刚出地铁站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人民公园附近的热闹感以及郑州独有的人间烟火气,再有就是那郑州市人民公园大气又不失古典的门口,透过公园大门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大里面绿树成荫,以及一些老人们自发组织的音乐团体在里面进行合唱表演,使公园更加充满一种快乐祥和的氛围。

图为团队成员阅读文化栏

随后我们进入到了人民公园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草坪和巨大的莲花形喷泉。喷泉四周点缀着月季花坛和各种常青灌木,显得生机勃勃。公园的绿化做得非常出色,大面积的草坪和茂密的树林让人仿佛置身于森林氧吧中。公园内的大法桐和大雪松尤其引人注目,这些参天大树不仅为游人提供了阴凉,也成为了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人民公园内分布着多个特色景区,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的风景。西北部的玉兰园,春天时分,玉兰花盛开,满园芬芳,令人陶醉。东边的竹园和梅园则更显清幽,竹子挺拔俊秀,梅花傲骨清香,是拍照打卡的绝佳地点。此外,公园内的迎春园和秋园通过一座花卉展览馆相连,馆内常年展出各种花卉,让人四季都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景。公园中部的人工湖是人最多的地方之一。湖面波光粼粼,两座小岛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诗意。租一艘小船,荡舟湖上,可以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湖边的划船亭和湖滨茶社也是休闲的好地方,坐在亭中品茗,看着湖面风光,无比愜意。

最令我们感到震撼的还是坐落于人民公园南门的胡公祠,胡公祠由大门、甬道、大殿组成。大门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面阔三间,宽10米,进深5米,高6米。大门两侧建有八字墙,进门有90米长甬道。大殿建在二层高台上,台高1.75米,面阔5间15米,进深3间5米,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十一踩斗拱,前面隔间均装隔扇门,高7米。甬道中有古槐一株,两侧为银杏树。我们通过胡公祠也了解到了这位“胡公”的一生,胡景翼,字笠僧,陕西富平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在沪参加了讨袁战争,1922年随冯玉祥将军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的郑州战役,1924年在二次直奉战争中任河南督军、省长等职,1925年4月病逝于开封。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去的那天胡公祠并没有开放,我们没能进入胡公祠内献上我们对“胡公”的敬意。

人民公园内还有很多叹为观止的美景比如位于公园中部的樱花园这里种植了大量樱花树,每到春季,樱花盛开,形成一片美丽的花海,是游客拍照留念的绝佳地点。以及以菊花为主题的秋园,每逢秋季,菊花盛开,香气扑鼻,是游客赏花的好去处。还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儿童游乐场,提供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公园设施

参观结束后,我们整理出收集的材料和拍摄的照片,并在一起讨论了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改进方式。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投入到调查中去,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人民公园的乱踩乱摘花草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适当让一些志愿者进行巡逻和引导以及多设置一些警示标语,后续我们会将这些问题汇报给管理人员。

后续团体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围绕如何宣扬郑州文化的问题,每人轮流发表意见,做什么如何做,此次讨论让我们明确了实践目的及实践方法,也有利于实践记录。

团体成员将会按照实践计划进行下一步工作,收集更多的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团队成员深知需要依靠实践才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带动更多的人了解了解郑州,为宣传郑州的文化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人民公园中的合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年网 qn.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